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270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4/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 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 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河南省鹿邑县的农民贺来富家里土地很少,没有耕牛、 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子,全年一家只吃2千克油、3.  5千克盐。……到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必须参战”的理由是什么?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贺来富家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3)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 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 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一中的“会议”是指什么会议?该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内容是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该碑文中的“三年以来”的人民英雄是指什么人?
3.
农业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在分配土地时的场面,他们是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土地分配的?这一事件使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国家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2.论述题(共1题)

4.
请根据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  

3.选择题(共18题)

5.
—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有(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执政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7.
如图所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下列关于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象征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C.五颗五角星象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五角星呈黄色象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8.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下列对材料所反映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大型文献纪录片《较量》,是一部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长中华儿女志气,扬我军威、国威的战争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战役的过程(  )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对保护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功绩,弘扬传承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11.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土地改革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C.抗美援朝D.和平解放西藏
12.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使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确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D.公布了“一五”计划
14.
“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5.
穿越时空,你回到了 1954年,作为一名记者,请你为报社写一篇关于我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社论,你会选择的题目是(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
C.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6.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副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西藏得到和平解放
17.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建设成就。下列内容属于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1956年年底,***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一五”计划中的盲目跟风     D.反腐第一案中的毫不留情
19.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新中国的成立
20.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
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的政策。这种政策是(  )
A.股份分红政策 B.廉价收购政策 C.和平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政策
22.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农业互助组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论述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