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选词填空。
描绘 描写
1.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 )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2.这篇文章( )的是水边生活的水鸟。
造就 成就
3.学习( )未来。
4.黄河( )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
描绘 描写
1.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 )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2.这篇文章( )的是水边生活的水鸟。
造就 成就
3.学习( )未来。
4.黄河( )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
2.填空题- (共3题)
3.
分别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近75万平方千米。 ( )
2.刘家峡、李家峡和龙羊峡等几大梯级水利枢纽就耸立在这里。 ( )
3.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 ( )
4.偶尔,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 ( )
1.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近75万平方千米。 ( )
2.刘家峡、李家峡和龙羊峡等几大梯级水利枢纽就耸立在这里。 ( )
3.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 ( )
4.偶尔,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 ( )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2.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曲折延伸。 ( )
3.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
1.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2.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曲折延伸。 ( )
3.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欢乐岛。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巅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不愧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画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第3自然段开头的“相传”和第4自然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3.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巅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不愧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画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第3自然段开头的“相传”和第4自然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3.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句型转换-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句型转换:(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