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 “两弹元勋”邓稼先练习卷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试卷号:71767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填空题(共3题)

1.
读拼音,写词语。
ɡōu qǐ   wà zi  
(_____) (_____)
qián bèi   nú lì 
(_____) (_____)
2.
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______)
(2)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______)
(3)经受艰辛困苦。(______)
(4)形容旅途辛苦劳累。(______)
3.
比一比,组成词语。
廊( )辙( )
朗( )撤( )
箱( )核( )
厢( )刻(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至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留学,学习理论物理。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节选自杨振宁《邓稼先》一文。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小题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按要求回答。
(1)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共1题)

5.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地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地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