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课 勤奋自学成大器 同步试题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试卷号:71732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2

1.填空题(共2题)

1.
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惶恐——( ) 琢磨——( )
2.反义词:崎岖——( ) 升腾——( )
2.
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竞   竟
1.那位客人一气之下( )扭头走了。
2.小学数学奥林匹克( )赛正在紧张进行着。
3.正在演算的华罗庚把顾客都气跑了,( )然自己还不知道。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不教一日闲过”
①饮誉中外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然而,他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雷打不动。他把“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联,挂在墙上自勉。
②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luò yì bù jué(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③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一直画了五张,完成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
④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又画呢?”
⑤“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起来了。
⑥齐白石老人的画之所以能dú jù jiàng xīn(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过,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不省人事。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 ) 歇息——(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饮誉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第②——⑤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一句最能概括齐白石画艺之所以炉火纯青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在鱼米之乡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多少钱?”
“853729!”
顾客chà yì( )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xùn chì( )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你还要吃饭吗 把这些 天书 都烧了 说着 父亲就要烧书
“让孩子学吧,也许能学出点名堂来呢!”母亲出来阻拦。
事实可不是“也许能学出点名堂”,以后他果真学出了大名堂。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名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米之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5.回答问题。
“脱口而出”是什么意思?从华罗庚的“脱口而出”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华罗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