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7课 鸟语 同步试题

适用年级:四年级
试卷号:71724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2

1.填空题(共3题)

1.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疑惑( )    ( )勃勃   难以( )   无( )无( )
屏息( )    ( )可亲    ( )霏霏   无可( )( )
2.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扎 zā( ) 屏 píng( ) 折 zhé( )
zhā( ) bǐnq( ) shé(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布谷鸟“布谷、布谷”地亲切啼叫着,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_;喜鹊是______________,总是______________;终日忙碌的燕子,使我认识到了______________的可贵;飞行整齐的大雁,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的重要;搏击风雨的苍鹰,让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鸟儿的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和树谈心
金 波
默默地交流,实际上是人们用心灵的语言在和树谈心。我想起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天天和树打交道,过的是“淡泊生活,尤其是心灵的宁静,给了这个老人近乎壮美的体格”。由于他和树的相依为命,他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
我猜想,他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种下一棵树,就是多了一个亲人。他在每棵树上寄托着他的希望,他要改变荒凉的现实,他只有劳作,不问回报。他和树默默地谈心,因而得到了“心灵的宁静”。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
我还读到了一个孩子的一篇作文:《一棵爸爸树》。他在作文中写道:“我没有爸爸,可我有一棵爸爸树,它庞大、粗壮、参天、茂盛。”“看着它,回想着爸爸的模样儿,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它。我坐在树下,背靠着树干,啊,这感觉,就像靠在爸爸的怀里一样。”那个爱树的孩子,就这样用无声的语言,长久地和树谈心。
1.写出文中3个描写树的词语。
( )    ( )    ( )
2.置身于荒无人烟地域的人种下一棵树,就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植树的人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共1题)

5.
照样子写句子。
例: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
从______________那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那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