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7课 梅兰芳练功 同步试题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试卷号:71714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1

1.选择题(共1题)

1.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打“√”。
1.声世界  fēi( )    fěi( )
2.想方法  sè( ) shè( )

2.填空题(共2题)

2.
猜一猜,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    马识途( ) 周而复( )
刘海粟( )    胡慧中( )    叶知秋( )
3.
照样子,加部首,再组词。
例:也——池(池塘)    他(他们) 驰(奔驰)
专——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梅兰芳艺名由来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梅兰芳”这个艺名,却是他到16岁才起的。
190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叶春善带牛子厚到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叶春善接答道:“艺名叫‘喜群’。”牛子厚沉思片刻,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就用了“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仪表( )  体态( )
举止( )  动作( )
2.照样子写词语。
寒光闪闪   风声嗖嗖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挑大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画出描写梅兰芳舞剑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5.用“    ”画出描写梅兰芳外貌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6.用“    ”画出描写梅兰芳艺名由来的句子,读一读。
5.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都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毅力 ( )的功底
2.回答问题。
你知道“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