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32课 推敲 同步试题

适用年级:四年级
试卷号:71687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2

1.填空题(共4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ráo shù zhēn zhuó cù yōng shuān mén
( ) ( ) ( ) ( )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贾岛犹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认为用“敲”比“推”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选自_________________,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走进“唐宋八大家”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_________、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_________、苏辙、_________、曾巩。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   即时   访问   拜访   犹豫不决   不知不觉
1.贝多芬( )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六,爸爸( )了他的小学老师。
3.明明是个没主见的孩子,办事总是( ),一点儿不果断。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多看了一眼
我年轻时自(以 已)为了不起。那时候我打算写一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错,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当我(绕 饶 挠)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予变成一个百折不(绕 饶 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 已)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才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或作结论了。多亏那天我多看了一眼。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有——( )    勤劳——( )    慎重——( )
3.文中写作者看了老人“两眼”,分别看到了什么?请用“ ”划出这两个句子。
4.填空。
“多看了一眼”不仅让“我”看清楚老人是一位__________,感到他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且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