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共1题)
1.
读拼音,写词语。
在bā lí( ),波兰的音乐家xiāo bāng( )还在zhú guāng( )下工作。他将自己mǎn qiāng( )的热血和对祖国深深的yōu lǜ( )转化为一支支催人奋起的乐曲,gē yǒng( )英勇战斗的波兰人民。
在bā lí( ),波兰的音乐家xiāo bāng( )还在zhú guāng( )下工作。他将自己mǎn qiāng( )的热血和对祖国深深的yōu lǜ( )转化为一支支催人奋起的乐曲,gē yǒng( )英勇战斗的波兰人民。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2.
课外阅读
我的爱国心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但很多人却不会爱国……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放学后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此时很多同学排队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冰棍儿。忽然,我发现一个韩国小留学生因为撕不开包装袋急得直跺脚,惹得旁边的好多同学哈哈大笑。这时一个嘴巴快的已经吃完一根冰棍的同学走了过去,说:“嘿嘿,我帮你打开!”韩国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可谁知他撕开包装袋,却把冰棍放进自己嘴里,还嘟囔着:“嗯啊,真好吃——”此时那个韩国的学生憋了个满脸通红,突然间他猛地打了那个中国同学一拳,说道:“你混蛋!”可想而知,两个人立刻打了起来。我刚要上去制止,又有一个人冲了上去把那个韩国孩子一下推倒在地:“你干什么!你欺负我们中国人!”
来人正是二班的“二牛”(代号)同学,全年级数他最厉害。对于爱国我不知道他抱以怎样的态度,但从他的举动我可以猜出一些来。
此时,我有点看不过去了,便上前抓住“二牛”的衣领问道:“我只是想问你,难道在自己的祖国去欺负一个外国人很光荣吗?”
周围顿时一片哑然。不少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来,似乎都想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喘了口气,拿开了他抓着韩国孩子的手,继续说道:“真正的爱国不是像小日本那样以扩张自己的领土为目的,到处去侵略别国,而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祖国做出贡献,从而得到外国人的认同与称赞。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啪——啪——啪”传来一连串的掌声,有很多人在为我喝彩,而“二牛”也用那双深黑的双眼盯着我,目光渐渐地变得柔和了……
爱国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从不怀疑。而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要学会怎样去爱国。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3.在“二牛”的眼中,什么是爱国?在“我”的眼中,什么是爱国?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几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我的爱国心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但很多人却不会爱国……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放学后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此时很多同学排队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冰棍儿。忽然,我发现一个韩国小留学生因为撕不开包装袋急得直跺脚,惹得旁边的好多同学哈哈大笑。这时一个嘴巴快的已经吃完一根冰棍的同学走了过去,说:“嘿嘿,我帮你打开!”韩国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可谁知他撕开包装袋,却把冰棍放进自己嘴里,还嘟囔着:“嗯啊,真好吃——”此时那个韩国的学生憋了个满脸通红,突然间他猛地打了那个中国同学一拳,说道:“你混蛋!”可想而知,两个人立刻打了起来。我刚要上去制止,又有一个人冲了上去把那个韩国孩子一下推倒在地:“你干什么!你欺负我们中国人!”
来人正是二班的“二牛”(代号)同学,全年级数他最厉害。对于爱国我不知道他抱以怎样的态度,但从他的举动我可以猜出一些来。
此时,我有点看不过去了,便上前抓住“二牛”的衣领问道:“我只是想问你,难道在自己的祖国去欺负一个外国人很光荣吗?”
周围顿时一片哑然。不少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来,似乎都想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喘了口气,拿开了他抓着韩国孩子的手,继续说道:“真正的爱国不是像小日本那样以扩张自己的领土为目的,到处去侵略别国,而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祖国做出贡献,从而得到外国人的认同与称赞。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啪——啪——啪”传来一连串的掌声,有很多人在为我喝彩,而“二牛”也用那双深黑的双眼盯着我,目光渐渐地变得柔和了……
爱国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从不怀疑。而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要学会怎样去爱国。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3.在“二牛”的眼中,什么是爱国?在“我”的眼中,什么是爱国?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几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3.
课内阅读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当时他才39岁。”对这句话中的“才”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3.“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忧愤”?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当时他才39岁。”对这句话中的“才”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才”字表现了作者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
B.一个“才”字说明肖邦刚过了39岁生日,还很年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