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卷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试卷号:71542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6

1.连线题(共1题)

1.
查找有关资料,把下面的作者与作品用线连起来。
司马迁   《汉书》
司马光   《史记》
班固     《离骚》
李时珍   《资治通鉴》
屈原     《本草纲目》

2.填空题(共2题)

2.
我会拼写。
dàn   shēnɡ zhè  jiāng jiā tú sì bì    bó shì
(   ) (   )(     )   ( )
zhènɡ tuō chāo  xiě    suǒ dìnɡ zuò  luò
(   ) (   )  (     ) ( )
3.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把成语用到下面的句子中。
形容挥动笔杆急速书写的样子。( )
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刻苦学习,知识面广。( )
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壁,形容十分贫穷。( )
(1)尽管________,可他依然不放弃史料的编写。
(2)圆明园在一片火海中________,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 ________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司马迁不顾年老力衰,________,终于完成了历史价值极高的作品--《史记》。

3.信息匹配(共1题)

4.
给加粗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1)鸿篇巨制  ①鸿雁;②指书信;③大;④姓。
(2)夜难安 ①睡;②卧室;③帝王的坟墓;④停止,平息。
(3)家四壁 ①步行;②空的;③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④白费劲;⑤姓。
(4)名青史 ①将近;②流传;③东西的一头向下。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经过了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小题1】查字典,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破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奋笔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文中列举的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武牧羊

西汉大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君主单(chán)于多次wēi xié(   )利诱,许以丰厚的fènɡ  lù( )和高官,劝其投降,苏武严词拒绝了。

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kù  xínɡ(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qū fú( )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直到19年后,苏武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小题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写出词语。
【小题2】“严词拒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单于一次又一次的wēi xié利诱,苏武会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先根据问题提示标画句子,再完成第(3)小题的填空。
(1)“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这里的”酷刑”指的是什么?(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2)面对酷刑,苏武是怎么做的?(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3)单于先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酷刑,他前后的做法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小题4】苏武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共1题)

7.
阅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谈迁奔波在风沙中。(添枝加叶,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一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填空题:(2道)

    信息匹配:(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