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卷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试卷号:71389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1

1.填空题(共3题)

1.
比一比,再组词。
  
2.
看拼音,写词语。
fēnɡ miàn(    ) huǒ qiú(    ) zhí shù(    )
zhì xù(    ) fǔ tóu(    ) pā xià(    )
3.
查字典,我最强。
1.“检”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这个词语造句: 。 
2.“制”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制”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规定,订立。②限定,约束,管束。③法规,制度,法则。④造,作。请你根据句意为“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
(2)幸亏他及时赶到,才制止了一场吵闹。    (  )
(3)这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班规。(  )
(4)这里的制度非常完善。(  )

2.信息匹配(共1题)

4.
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ruǐ xīn)   (cān shēn)加
(zǎn zhǎn)   合(shí shì)
(yíng yín)   介(shào sào)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课外阅读。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一只蚂蚁担任(指导 指挥),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 抱负)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调皮的一只□” 争吵声把路边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争吵时,已经晚了。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在文中的方框里填上标点符号。
3.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 。 
4.开始的时候,这群蚂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

5.蚂蚁们搬不走大青虫的原因是(  )。   
A.大青虫爬得太快了,蚂蚁们追不上
B.它们只顾互相指责和争吵,没有合作起来
6.大青虫被    叼走了,蚂蚁才认识到只有    ,才会成功。
6.
课内阅读。
山谷里有一座很大的工厂,传来了“沙沙”的锯木头的声音。
小鸟落在工厂的大门上,问:“大门大门,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树在哪里吗?”
大门回答说:“你是问树吗?树已经在工厂里被锯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又被卖到远处的村子里去了。”
小鸟又朝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边,坐着一个小姑娘。于是,小鸟问:“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小姑娘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不过,火柴点燃的火苗,还在这盏灯里亮着呢!”
小鸟一动不动地盯着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歌。火苗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唱完了歌,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  )  卖—(  )
2.“沙沙”是锯木头的声音,请你再写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 
3.短文中,小鸟向(   )和(   )询问它的好朋友的下落。
A.松鼠 B.大门
A.树桩B.小姑娘
4.小鸟找到树变成火柴点燃的火苗,都做了什么?

5.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几句话表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情谊
B.小鸟喜欢唱歌,还没有唱尽兴,所以不愿意离去

4.句型转换(共1题)

7.
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不得不跟别了。(改成陈述句)

2.凡事豫则    ,不豫则    。    (把句子补充完整) 
3.我做清洁工难道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3道)

    信息匹配:(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句型转换:(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