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4题)
3.
按要求填空。
1.“尔”字共有( )笔,第三笔是( )。
2.“绍”字第二笔是( ),一共有( )笔,它的读音是( )。
3.“检”字读音是( ),它是( )字,组词( )。
4.“参”字是多音字,它的读音分别是( ) ( )。
1.“尔”字共有( )笔,第三笔是( )。
2.“绍”字第二笔是( ),一共有( )笔,它的读音是( )。
3.“检”字读音是( ),它是( )字,组词( )。
4.“参”字是多音字,它的读音分别是( ) ( )。
5.
读拼音,写词语。
yě yínɡ zhǔn bèi shì fǒu xìn xīn shí zú
( ) ( ) ( ) ( )
zhào ɡù xínɡ lǐ nán kān ɡāo ɡāo xìnɡ xìnɡ
( ) ( ) ( ) ( )
yě yínɡ zhǔn bèi shì fǒu xìn xīn shí zú
( ) ( ) ( ) ( )
zhào ɡù xínɡ lǐ nán kān ɡāo ɡāo xìnɡ xìnɡ
( ) ( ) ( ) (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理解。
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鸭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2.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鸭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2.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