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109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为图甲中B、C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比较B、C两地气候特征及植被的差异。
(2)大兴安岭地区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3)目前A地区已全面停止开荒,耕地不再增加,该地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2.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右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3.
读珠江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2.单选题(共14题)

4.

   “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其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的主要途径
D.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5.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且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
【小题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6.
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小题2】M所在国最主要的出口矿产是
A.石油B.锡C.煤炭D.铁
【小题3】该造纸集团在此地区进行生产基地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达B.低廉的劳动力成本C.气候条件优越D.水资源丰富
7.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D.保护农田
【小题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流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9.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小题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10.

   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两地湿地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黑土土质肥沃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④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图中A、B两地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
A.热量充足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D.地广人稀
11.

   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农业基础好
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
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分布区,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被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的红色荒漠景观。下图示意广东省南雄盆地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植物群落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的是
A.常绿阔叶林B.马尾松林C.次生灌丛D.草丛
【小题2】下列对牛肝地进行生态恢复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封山育林
②退牧还草
③退耕还林
④把水平梯田修成坡耕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4.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乙国南部的自然特点是(   )
A.面向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15.
“京津冀一体化”要实现北京、天津、河北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机械制造业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D.石油资源的开发
【小题2】实现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可以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
16.

   读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小题2】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
A.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
B.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
D.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小题3】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有较便宜的地价
C.有便利的交通D.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
17.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3.选择题(共4题)

18.

修改病句

小明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9.

修改病句

小明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12{#/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12{#/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1题)

22.
日本东北部当地时间11日13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感强烈。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日本群岛属于地震多发区,属于________地震带的一部分。
(2)日本和我国西南地区相比,泥石流发生次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字母表示的主要工业城市A________,B________。
(4)C岛和D岛相比,气候有何不同?
(5)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这样分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