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1 333千米,将宁东能源基地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直达山东。截至2014年7月31日零时,宁东向山东输电突破千亿度。3年多来,为山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 870万吨、二氧化硫22万吨、氮氧化合物19.3万吨,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
(2)简述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1 333千米,将宁东能源基地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直达山东。截至2014年7月31日零时,宁东向山东输电突破千亿度。3年多来,为山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 870万吨、二氧化硫22万吨、氮氧化合物19.3万吨,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
(2)简述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2.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显著。读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新疆和江苏为例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
(2)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新疆和江苏为例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
(2)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3.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4.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连续性 |
A.a——旱涝灾害 | B.b——土壤肥力 |
C.c——水源 | D.d——低温 |
5.
地理调查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小题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2】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

【小题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田农业 |
B.牧场畜牧业 |
C.旱作农业 |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珠江三角洲地区 |
6.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1】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
C.劳动力丰富 |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
7.
在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当时的美国东北部工业城市匹兹堡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地狱”,其后经过综合整治,已成为“知识城”。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原因的是( )。
【小题2】为促使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
【小题1】下列不属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原因的是( )。
A.资源衰减 | B.劳动力不足 |
C.设备老化 | D.污染严重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
8.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