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2.
麻阳处于南北西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倾斜盆地中,主要土壤是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沙壤土,盛产冰糖橙,有“中国冰糖橙之乡”的美誉。所产冰糖橙色香味兼优,果汁丰富,含糖和矿物质特别是抗癌元素硒的含量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很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作为副业,农户们利用房前屋后的小片空地种植清一色的小果冰糖泡,并向周边乡镇出售以贴补家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通过引进世行贷款并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战略,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技术能人帮扶制度,选育出锦玉(大果冰糖橙)等品牌,通过合作经营和电商平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麻阳县的位置图。

(1)分析麻阳冰糖橙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比较,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麻阳冰糖橙的销售量与销售范围大幅扩大的原因。
(3)为进一步将冰糖橙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冰糖橙浓缩橙汁产业,你是否赞成?请说出理由。

(1)分析麻阳冰糖橙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比较,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麻阳冰糖橙的销售量与销售范围大幅扩大的原因。
(3)为进一步将冰糖橙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冰糖橙浓缩橙汁产业,你是否赞成?请说出理由。
2.单选题- (共5题)
3.
【小题2】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5.
下表是2014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省区分别是()
【小题2】关于两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a、b两省区分别是()
A.广西、黑龙江 | B.内蒙古、江苏 |
C.湖北、甘肃 | D.河南、新疆 |
A.a省区以旱地为主 | B.b省区所种小麦主要为冬小麦 |
C.b省区以水田为主 | D.b省区河流有春汛现象 |
6.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小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B.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7.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