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2016年1月20日,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南方,受寒潮和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影响,我省部分地区灾情严重。截至23日12时统计,全省受灾人口49.36万人,因灾伤病人口3人,紧急转移安置3185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501公顷;倒塌房屋7间、一般损坏房屋9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12.5万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的冻害发生频次(单位:次)分布图。

(1)试分析P地冻害频次与周边差异较大的原因。
(2)该区域为我国南方柑橘的重要产地,为减轻冻害对柑橘生产的不利影响,宜采取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判断水流较湍急的河流并说明理由。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说出水库的建设中会给该地区带来负面影响。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6题)

【小题1】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图示月份为( )
A.北半球7月 | B.南半球7月 | C.北半球1月 | D.南半球1月 |
A.P处在10℃以下 | B.P处在10℃以上 |
C.P处地势低洼 |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
2014年5月4日至11日,中国总理***首次访问非洲,图为此次访问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访问期间四国白昼越来越长 |
B.四国都有热带草原气候 |
C.访问期间四国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
D.访问期间四国正值多雨季节 |
A.矿产资源丰富 |
B.有暖流流经 |
C.海岸线平直无港口分布 |
D.人口密度较高 |

【小题1】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在中国各地出现时间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 B.水分 | C.地形 | D.土壤 |
A.纬度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 B.海拔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
C.降水越少,观赏时间越晚 | D.同一纬度地区,沿海比内陆地区晚 |

【小题1】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甲地比丙地昼夜温差大 | B.乙、丁两地吹偏南风 |
C.丙地比丁地风力大 | D.甲、乙两地出现大风降温 |

【小题1】甲,乙,丙,丁四河流上游河段有明显错误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58米 | B.80米 | C.108米 | D.98米 |
下图为某地地形略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88米。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300 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2015年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在天鹅座宜居带发现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直径是地球的1.6倍,被称为地球2.0(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文学家认为开普勒452b宜居的理由不包括( )
A.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 B.物质组成与地球一样 |
C.与最近的恒星距离适中 | D.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 |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B.江苏昼大于夜,且昼渐长 |
C.北印度洋海区表层洋流向东流 | D.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悉尼 |

【小题1】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b等温线的数值为( )
A.0 | B.5 |
C.10 | D.15 |
A.中国的海口(约20°N,110°E) | B.美国的洛杉矶(约34°N,118°W) |
C.巴西的圣保罗(约23°S,46°W) | D.澳大利亚的悉尼(约34°S,151°E) |
【小题1】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
B.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持续扩大 |
C.衡水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
D.衡水日出太阳方位保持不变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两广地区 |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0—6°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读“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12分钟 | B.15分钟 | C.24分钟 | D.30分钟 |
A.反射作用 | B.散射作用 | C.吸收作用 | D.折射作用 |
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全天暴雨 | B.全天晴朗 |
C.上午晴朗,下午转阴 | D.午后多云转晴 |
A.大兴安岭 | B.帕米尔高原 | C.黄土高原 | D.武夷山 |

【小题1】图2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

【小题1】OP、O’P’两处的锋面分别是( )
A.冷锋 暖锋 | B.冷锋 冷锋 |
C.暖锋 冷锋 | D.暖锋 暖锋 |
A.E、H、E’、H’ | B.F、G、F’、G’ |
C.E、H、F’、G’ | D.F、G、E’、H’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小题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水库的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 )
A.3月 | B.6月 | C.9月 | D.11月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针叶林带 |

【小题1】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在中国各地出现时间早晚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温度 | B.水分 | C.地形 | D.距海远近 |
A.纬度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 B.海拔越高,观赏时间越晚 |
C.同一纬度地区,沿海比内陆地区晚 | D.降水越少,观赏时间越晚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