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小题1】发展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在于
【小题2】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要向家庭农场转化,还应该大力推进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下表为上海松江某两个家庭农场的基本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农场 | 经营方式 | 面积 | 年收入(2012年) |
A | 种养结合 | 200亩 | 20万(种田13万+养猪7万) |
B | 机农结合 | 200亩 | 20万(农机服务4万+种田16万) |
【小题1】发展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在于
A.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满足市场供应 |
B.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
C.满足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的需要 |
D.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的推广 |
A.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
B.滴灌、渗灌等更先进的灌溉方式 |
C.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和化学化 |
D.育种、栽培、管理、销售一体化 |
2.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