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4分)材料一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中国的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材料二 山东取消二胎间隔:符合条件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生育时间。
(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4分)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6分)

材料二 山东取消二胎间隔:符合条件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生育时间。
(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4分)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6分)
2.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2分) (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分别有哪些?(4分)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2分) (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简称:豫)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 图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简称:豫)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4.
读下图为某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箭头方向为空气运动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①②③④各点对应的近地面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小题2】若该地位于滨海地区,且①位于陆地上空,②位于海洋上空,则该地所处半球、时间及海陆风分别为

【小题1】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①②③④各点对应的近地面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北半球、夜晚、陆风 | B.北半球、白天、海风 |
C.南半球、夜晚、海风 | D.南半球、白天、陆风 |
5.
【小题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小题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华北地区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
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
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6.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小题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小题3】(接上题)下列等温线图符合①处海域的是 ( )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A.![]() | B.![]() | C.![]() | D.![]() |
7.
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回答下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8.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小题1】图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交通 |
C.人口密度 | D.建筑物高度 |
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
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 |
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
D.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
9.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小题2】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 0~1 km | 1~3 km | 3~5 km | 5~12 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未统计 |
2010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小题1】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最高 |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
C.居住的人口最多 |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10.
下图为三地区农业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小题2】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相似的地区是
【小题3】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季风区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A.四川盆地 | B.欧洲西部平原 |
C.三江平原 | D.墨累—达令盆地 |
A.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 |
D.水热条件好,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
11.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小题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稻作农业 | B.大牧场畜牧业 |
C.乳畜业 | D.现代混合农业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2.

【小题1】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小题2】导致该地2011年大白菜种植面积较2010年大幅增加的因素是
2010年冬,受韩国“泡菜危机”等预期的影响,山东大白菜价格暴涨。然而,2011年9月以来,山东大白菜价格持续回落,5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从“菜贵伤民”到“菜贱伤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读下图为“山东省某蔬菜种植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热量丰富 | B.接近城区,市场广阔 |
C.靠近河流,航运便利 | D.灌溉便利,土壤肥沃 |
A.政策 | B.市场 | C.技术 | D.交通 |
13.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知该市
【小题2】可推测该市

【小题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