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巩固训练人口与城市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1072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3/20

1.综合题(共3题)

1.
(14分)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是( )(2分)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北京人1:3死亡率大幅下降
③外来入口大量迁入
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l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   。(2分)
(3)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分)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6分)
2.
城市化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衡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2 英国人口城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第   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图甲、图乙,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2.单选题(共4题)

4.
下图表示1950~1996年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的统计资料,读图完成小題。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分别对应图中曲线( )
A.④②③①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D.②④③①
【小题2】关于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960年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1965年前后城市和乡村人口数相当
C.1978年后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1991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
5.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②①③
【小题2】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河流D.矿产和交通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下图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重心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城镇人口重心与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 )
A.河南省B.陕西省
C.湖北省D.江苏省
【小题2】2000年以来,二者重心均向西偏南移动,其首要影响因素为(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能源资源的开发
D.交通运输的改善
【小题3】我国推动城镇化,最终要实现( )
A.土地城市化B.人口流动化
C.城乡一体化D.农业工业化
7.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小题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3.选择题(共2题)

8.

亲代不是把性状直接传给后代,传递的是遗传物质。(判断对错)

9.

下列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