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百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6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3)由材料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
2.
读某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理由是   
(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理由是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   ,理由是   
(4)在丁处规划建设自来水厂,请分析该规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
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主要种植   ,但有的国家是一年一熟,有的国家是一年三熟,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的差异。
(2)简述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条件。
(3)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解决需求的途径之一。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2.单选题(共20题)

4.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小题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5.
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
A.种类越多、范围越大B.种类越少、范围越大
C.种类越少、范围越小D.种类越多、范围越小
6.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亿多。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小题2】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7.

   下图分别为“世界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图a)”和“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扇形图(图b)”。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A.亚洲B.南美洲
C.非洲D.欧洲
【小题2】亚洲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最高B.人口死亡率最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人口基数最大
【小题3】人口增长模式最能代表现代型的是
A.亚洲B.欧洲
C.非洲D.南美洲
【小题4】欧洲人口出生率低,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D.国家政策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A.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小题2】预计到2035年前后,此项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A.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D.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9.
下表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小题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小题3】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10.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小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11.
三峡库区大规模向外移民,选择迁入区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性别构成B.人口容量C.年龄构成D.人口素质
12.
下表是我国某年某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13.
读201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广西B.广东C.新疆D.湖南
【小题2】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教育水平高B.气候条件好C.迁入人口多D.经济水平高
14.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15.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16.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历史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因素
17.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B.气候特征C.地域文化D.地形特点
18.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D.土壤肥力提高
19.
下列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在交通干线上都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20.
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21.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22.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形条件差异B.政策导向影响
C.水热条件差异D.饮食习惯影响
23.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   )
A.aB.bC.cD.d
【小题2】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
A.甲B.乙C.丙D.丁

3.选择题(共5题)

24.当电路中有电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5.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6.

若代数式 x-2x-3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

27.

若代数式 x-2x-3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

28.

2013年新一届国务院表示,“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这是古训。不要以为办公楼阔了,政府威信就高。”政府树立威信,应该谨记(    )

4.多选题(共7题)

29.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A.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B.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C.逆城市化现象显著D.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30.
某特大城市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A.地价便宜B.人流量大C.接近货源地D.道路通达性好
31.
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措施合理的是
A.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城市B.扩大用地规模,增加人口容量
C.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D.营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质量
32.
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
B.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C.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
33.
下列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
B.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界线分明
C.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状
D.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34.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其主要原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35.
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5.填空题(共1题)

36.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非常________。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较________,死亡率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降低开始的。针对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