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下左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下右图示意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1)说出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
(2)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分析其原因。
(3)简述甲地矿产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概括丁地所在省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均填名称)
(2)山脉G东侧的省级行政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
(3)黄河下游地区的汛期一般在 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现象。
(4)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5)与重庆相比较,图示地区夏季普遍高温,但冬季的气温却要低很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冬季的气温要比重庆低很多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0题)

【小题1】图中山脉,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 B.②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界线 |
C.③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D.④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
A.上游修水库 | B.下游加固大堤 |
C.下游挖入海新河 |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荒摸化 | B.水土流失 | C.黑土退化 | D.沙尘暴 |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小题1】乙河段位于( )
A.四川盆地 | B.黄土高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青藏高原 |
A.该河段河道弯曲,洪水下泄速度较慢 | B.该河段为地上河,堤坝承受压力大 |
C.该河段洪水期,径流量大 | D.该河段湖泊较少,调蓄能力差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题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 B.西北区 | C.南方区 | D.北方区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 B.北方区和西南区 |
C.西北区和西南区 | D.西北区和南方区 |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
A.西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

【小题1】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 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
A. 秦岭—淮河 B. 天山 C. 黄河 D. 南岭
【小题2】“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A. 气温 B. 气压 C. 湿度 D. 阳光
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
B.都有夏季风的影响 |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西南地区 |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
C.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 D.—年中春季最干旱 |
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
据此完成下题。【小题1】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 B.江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A.旱涝灾害频繁 | B.雨热同期 | C.夏季高温多雨 | D.冬季寒冷干燥 |
A.夏季风势力弱 | B.夏季风势力强 | C.厄尔尼诺现象 | D.拉尼娜现象 |

【小题1】①、②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水能、天然气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太阳能、水能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市场 | C.技术 | D.气候 |
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
②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风力大 | B.日照强 |
C.降水多 | D.气温高 |
A.高大、屋顶尖、窗大 | B.低矮、屋顶缓、窗大 |
C.高大、屋顶尖、窗小 | D.低矮、屋顶缓、窗小 |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高 ③单位产值能耗低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④⑤ |

【小题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 B.西北区 | C.南方区 | D.北方区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 B.北方区和西南区 |
C.西北区和西南区 | D.西北区和南方区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