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628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0/6/29

1.综合题(共1题)

1.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问题。

(1)2004年到2007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______的态势。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______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2)2004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______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2004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台胞游客。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4)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4题)

2.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
3.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
【小题2】(小题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小题3】(小题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
【小题4】(小题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B.②C.④D.⑤
4.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小题2】(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小题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 ② 窑洞③评剧 ④吊脚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各题。

【小题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
【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

3.选择题(共2题)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多选题(共1题)

8.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2.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