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4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12/8

1.判断题(共3题)

1.
我国南方降水充沛,光照强,生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2.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完全一致。(   )
3.
“厄尔尼诺”现象表明,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制约,彼此孤立的。

2.综合题(共1题)

4.
该图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 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来实现。
(2)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黄土地貌是  
      (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3.单选题(共7题)

5.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6.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7.
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D.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的漠河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8.
世界各大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9.
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是(  )
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10.
以下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最复杂的是  (  )
A.中纬度高山B.低纬度高山C.高纬度高山D.各纬度差异不大
11.
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地球上水被分解的结果
C.火山喷发的结果D.生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4.选择题(共5题)

12.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等用电器都是{#blank#}1{#/blank#}联在电路中的.电能表是用来测量{#blank#}2{#/blank#}的仪表.小亮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家的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blank#}3{#/blank#};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blank#}4{#/blank#};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blank#}5{#/blank#};电能表的转盘转动30圏,接在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blank#}6{#/blank#}J.
13.

2014年5月,沈阳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冰雹,此次冰雹给不少市民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冰雹过后停在路边的轿车,后车窗已经千疮百孔,请问:

14.

2014年5月,沈阳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冰雹,此次冰雹给不少市民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冰雹过后停在路边的轿车,后车窗已经千疮百孔,请问:

15.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建成后其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47亿千瓦时以上,其中“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16.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建成后其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47亿千瓦时以上,其中“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