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左图所示是 (季节)。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分析乙处形成①气候类型的成因。

(3)上图四种气候资料符合⑥气候的是________
(4)描述从沈阳市向西到乌鲁木齐市沿途自然带的变化


(1)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左图所示是 (季节)。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分析乙处形成①气候类型的成因。

(3)上图四种气候资料符合⑥气候的是________
(4)描述从沈阳市向西到乌鲁木齐市沿途自然带的变化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 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 环节,③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 作用。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 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 环节,③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 作用。
2.单选题- (共19题)
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小题2】M洋流可能出现在图2中( )


【小题1】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 |
B.在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
C.在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 |
D.在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
A.丁处 | B.丙处 | C.乙处 | D.甲处 |
4.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小题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小题3】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小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⑤ | D.④⑥ |
A.花岗岩 | B.砂岩 | C.大理岩 | D.板岩 |
A.含有生物化石 | B.有较多的气孔 |
C.由方解石组成 | D.有明显的层理 |
5.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A.增强a辐射 |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7.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探测器飞越小行星探测,圆满完成使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嫦娥二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地球与月球相比之所以出现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月球与“嫦娥二号”构成的天体系统是( )
【小题1】在“嫦娥二号”探月过程中,尚未发现生物。地球与月球相比之所以出现生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
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
D.地球上四季分明 |
A.地月系 |
B.月球-“嫦娥二号”系统 |
C.太阳系 |
D.总星系 |
8.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巨大,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水能与太阳辐射无关 |
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裂变反应 |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D.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是由于太阳辐射的结果 |
9.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其运行周期约是1.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比( )
【小题2】“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 )
【小题1】“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比( )
A.相等 | B.较小 |
C.较大 | D.不能确定 |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C.昼夜平分 |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10.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受三圈环流的影响,P地的天气特点是( )
【小题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小题1】受三圈环流的影响,P地的天气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11.
该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小题2】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小题1】下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a | B.b | C.c | D.d |
13.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时刻不止地对地球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小题2】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①海陆间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陆地内循环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能 | 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
C.水能 | D.生物圈内的生物能 |
①海陆间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陆地内循环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③ |
14.
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水)。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5.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
16.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 | B.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

A.甲—Ⅲ | B.乙—Ⅳ | C.丙—Ⅰ | D.丁—Ⅱ |
17.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小题2】沿箭头d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经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A.海陆分布 | B.地形 | C.人类活动 | D.岩石性质 |
18.
读图“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一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回答问题。

【小题1】该山地分布在:
【小题2】北坡比南坡:
【小题3】图中公路:

【小题1】该山地分布在:
A.高原山地气候区 | B.温带季风气候区 |
C.温带沙漠气候区 | D.温带大陆气候区 |
A.光照强 | B.坡度陡 | C.水分多 | D.林地少 |
A.直达运输为主 | B.沿线多喀斯特地貌 |
C.为青藏公路的一部分 | D.沿线盛产甘蔗 |
19.
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大气成分变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全球森林总覆盖率在下降 |
C.人类大量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使水域面积在变小 |
D.人类对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 |
20.
【小题2】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 )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第一次航行里程长 |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
21.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
B.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A.增强a辐射 |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