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1039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甲国面积 110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 9 千万,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 多。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2007 年,我国在甲国首都 附近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材料二: A 地气候资料图


(1)描述甲国主要的地形特征。
(2)描述 A 地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成因。
(3)分析甲国发展水电的条件。
(4)评价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共16题)

3.
下图示意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低纬度D.中纬度
【小题2】a、b 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A.3℃B.6℃C.5℃D.2.1℃
【小题3】x 和 z 纬度相差 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表示这些经纬度附近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南岭  秦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小题2】关于上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钓鱼岛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高温多雨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处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小题2】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   
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④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此图出现在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7.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8.
该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A.由南向北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D.由东南向西北
【小题2】若测得a 、b 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 厘米,判断a、b 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
(tan15°≈ 0.268    tan25°≈ 0.466    tan35°≈ 0.700)
坡度
0°~15°
15°~25°
25°~35°
>35°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
梯田、经济林地
林、牧用地
封山育林区
 
A.农田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D.封山育林区
9.
读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上图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B.a 河的落差比 b 河大,水流更急
C.P 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290m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450m
【小题2】该地计划修建一条连接 a、b 两河的运河,在 c、d 两方案中最终选择了 d 方案,其原因是
A.d 方案的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B.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C.经过河谷地势较低,有天然河道D.沿等高线修建,水流平缓利于航行
10.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 月盛行东南季风
B. 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
D. 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小题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①地高温多雨 B. ②地寒冷干燥
C. 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D. 为1月份左右
11.
读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风速大于乙地B.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C.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D.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小题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
下图为台风系统中风的运动路线图,圆圈为等压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台风在南半球,因为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
B.a 点风速大于b点,因为向里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C.空气沿ab路线运动,最后旋转上升
D.当台风登陆后,势力将逐渐增强
13.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
【小题2】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是
A.甲表示 7 月份、夏季B.乙表示 7 月份、夏季
C.甲表示 9 月份、秋季D.乙表示 1 月份、冬季
14.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为等温线,g、f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A.a<b<cB.f>g
C.e<dD.d<e
【小题2】若图中天气系统向北移动,M地将经历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转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15.
图中 a 为等温线,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 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 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 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 为暖锋
【小题2】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C.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16.
云贵高原冬半年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 )
A.图乙中的剖面线为东西方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的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无关
【小题2】昆明号称“春城”,贵阳冬半年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明夏季凉爽主要是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B.昆明冬季温暖是因为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
C.贵阳冬季阴冷是因为多地形雨
D.贵阳冬季多雨是因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双重影响
17.

   相关系数(r)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是的取值范围为[-1,1]。∣r∣值越大, 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r∣值越接近  0,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下表为安徽省农 业旱灾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分析表。

相关因子

春季降水

夏季降水

秋季降水

冬季降水

相关系数

-0.25

-0.73

-0.35

-0.14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B.夏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C.安徽省春季降水偏少,因此春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其旱灾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D.冬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旱灾的受灾面积 没有 影响
【小题2】关于安徽省旱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徽省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是造成其旱灾的重要原因
B.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C.季风气候,年际之间季风的不稳定性 是造成其干旱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D.安徽省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和蒸腾极为强烈,农业需水量很大,容易造成旱灾
18.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B.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3.选择题(共2题)

19.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一定把这道题做出来。

②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20.

John shut everybody out of the kitchen ______ he could prepare his grand surprise for the party.

4.填空题(共1题)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__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在__________地区分布最为典型 。
(2)乙地是__________气候,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____;此种气候有利于__的生长,但不利于_____的生长,故英国等国的__________业发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