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2)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天气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读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会发生什么改变以及理由?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份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的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
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 |
C.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风带 |
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 |
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
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
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A.旭日东升 | B.艳阳高照 | C.夕阳西下 | D.正值深夜 |
A.9小时 | B.10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于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A.东南-西北走向 | B.东北-西南走向 | C.东西走向 | D.南北走向 |
A.4月21日 | B.6月21日 | C.11月21日 | D.10月21日 |
立竿测影是古代出现较早的时空观测技术,是指将“蘖”(nie,即立竿)垂直立在水平地面,观测竿影方向和长度变化,从而测定方向、时间等。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竿测影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一年中日出(日落)时竿影的最北(最南)方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古代立竿测影可以用来测定
①当地正午时间
②北京时间
③月球绕地公转周期
④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题1】从14时至20时,图中R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 | 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 |
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 | 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
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 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
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 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

【小题1】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弱 | B.大气逆辐射减弱 |
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
A.19:00~22:00 | B.04:00~07:00 |
C.07:00~10:00 | D.13:00~16:00 |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下列各题。

【小题1】“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 B.辐合下沉 | C.辐散上升 | D.辐散下沉 |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 B.城市“热岛” |
C.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按日期作调整 |

【小题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 | B.西北、西南 |
C.东北、东南 | D.东北、西南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
C.连绵的阴雨天气 | D.干热风(焚风)天气 |

【小题1】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6:00 | B.14:00 |
C.10:00 | D.18:00 |
A.变短,顺时针移动 | B.变短,逆时针移动 |
C.变长,顺时针移动 | D.变长,逆时针移动 |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
【小题1】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 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
A.乌鲁木齐(43°N,87°E) | B.武汉(30°N,114°E) |
C.哈尔滨(45°N,127°E) | D.成都(30.5°N,103°E) |

【小题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图示近地面
A.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
C.①为郊区,④为城区 |
D.①为海洋,④为陆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湿滑路面 | B.干燥路面 | C.松软路面 | D.冰雪路面 |
A.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 B.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
C.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 D.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

【小题1】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A.6:00 | B.10:00 | C.14:00 | D.18:00 |
A.变短,顺时针移动 | B.变短,逆时针移动 |
C.变长,顺时针移动 | D.变长,逆时针移动 |
3.选择题- (共2题)
(2015•威海)先化简,再求值:({#mathml#}{#/mathml#})÷{#mathml#}{#/mathml#},其中x=﹣2+{#mathml#}{#/mathml#}.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