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2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8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若某日太阳直射图中A点,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 ,地球公转至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盛行_____ 风(风向),图中B处的 (气旋或反气旋)呈逆时针旋转。
(3)图中C处受________(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为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张裕六大优质葡萄种植基地分布图
(1)分析北京葡萄种植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新疆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具有糖分足、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简述其自然原因。
3.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我国大型钢铁公司。其钢铁工业均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地域,说明该工业集聚可能带来的好处。
(2)甲、乙两个钢铁公司比较,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甲:   乙:  
(3)若图中箭头表示原料或燃料的运输方向,那么与其他三个箭头意义不同的是   (填数码)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

材料二:《2013年全国铁路到发客运量前十大城市》
城市名称
客运人次(千万人)
排名
城市名称
客运人次(万人)
排名
武汉
12.1
1
南京
8.49
6
北京
11.8
2
成都
8.05
7
广州
9.87
3
西安
7.76
8
上海
9.66
4
太原
7.36
9
郑州
9.37
5
深圳
6.98
10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高铁分布密集的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到发客运量大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5.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小题1】甲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小题2】甲处谷地成因是(   )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6.
下表是北京气象站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平均气温(℃)
12
0
-2
气压(百帕)
1002.5
1005.0
1007.5
天气现象
晴,1~2级偏北风
中雪,6~8级偏北风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1月3日天气形势的是
A.B.
C.D.
【小题2】下列天气现象与资料所描述的天气系统都有关的是
A.北方夏季暴雨、梅雨B.台风、贵阳冬雨
C.寒潮、沙尘暴D.伏旱、秋髙气爽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陆地B.①表示径流
C.③表示大气降水D.④表示水汽输送
【小题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②为
A.北太平洋暖流B.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8.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
C.森林被破坏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9.
2016年1月开始,我国各省陆续启动“二孩”政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项政策将使我国在今后几年中
A.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劳动力人口减速放缓
C.养老金支付总販减少D.性别比例失调缓解
【小题2】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B.大量国外移民来解决当前人口老化
C.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10.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B.美化城市环境
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D.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小题2】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③大力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④发展高层建设,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A.AB.BC.CD.D
【小题2】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12.
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的是
A.地下水位下降B.汛期洪峰流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D.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B.生活用水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增加D.降水下渗量减少
【小题3】为减轻城市内涝对城市中心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入郊区 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③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④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
图为甲、乙两地商品率和农业产值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分布在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小题2】乙地商品率高于甲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乙地自然条件优越B.乙地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C.乙地作物单产高D.乙地机械化水平高
14.
根据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