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____,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原因是____。
(2)B层空气运动以____ 为主。
(3)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填层名),天气变化复杂的是____(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____(填字母)。
(4)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①____,对地面____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

(1)图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____,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原因是____。
(2)B层空气运动以____ 为主。
(3)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填层名),天气变化复杂的是____(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____(填字母)。
(4)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①____,对地面____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
2.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之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是因为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导致地表水损失大;坎儿并的地下输水渠属于水循环________(环节);蓄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
(2)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
(3)坎儿井集水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_________。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之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是因为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导致地表水损失大;坎儿并的地下输水渠属于水循环________(环节);蓄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
(2)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
(3)坎儿井集水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_________。
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8日21时1 9分49秒,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东经103. 82°、北纬33.20°)发生7.O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截至11日8时,四川省地震台网共记录到余震总数2318个。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 43亿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川省多地震的原因。
(2)说明该地震造成经济损失大的原因。
(3)为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说出应该采取的措施。
2017年8月8日21时1 9分49秒,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东经103. 82°、北纬33.20°)发生7.O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截至11日8时,四川省地震台网共记录到余震总数2318个。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 43亿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川省多地震的原因。
(2)说明该地震造成经济损失大的原因。
(3)为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说出应该采取的措施。
4.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城市化的体现是____。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____。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高级住宅区选址的原因。
(3)简要分析仓储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阐述国道改道的原因。

(1)图中城市化的体现是____。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____。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高级住宅区选址的原因。
(3)简要分析仓储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阐述国道改道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8题)
5.
【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小题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 B.银河系 | C.太阳系 | D.地月系 |
A.水域面积大 | B.大气层太薄 | C.距离太阳太远 | D.距离恒星太近 |
6.
读“某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四点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形成图中a、c两地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
【小题3】如果此图是城郊热力环流图,在M处建设绿化带,对城市的作用是 ( )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四点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气压最高 | B.b处气压最低 |
C.c处气压高于b处 | D.d处气压最低 |
A.垂直气压差异 | B.地面冷热不均 |
C.海拔差异 | D.水平气压差异 |
A.增温增湿 | B.降温增湿 |
C.增温减湿 | D.降温减湿 |
7.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小题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 B.岩浆喷发 | C.煤的形成 | D.海水蒸发 |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
8.
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500米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火山喷发物来自
【小题2】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小题1】火山喷发物来自
A.地壳 | B.岩石圈 | C.软流层 | D.内核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②③④ |
9.
2016年6月19曰,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
【小题2】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 )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
A.太阳爆炸 | B.太阳辐射增强 | C.太阳耀斑爆发 | D.核裂变反应增强 |
A.信鸽丢失 | B.长波通讯中断 | C.指南针失灵 | D.南极出现极光 |
10.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
【小题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 )
【小题3】该溶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的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
读“某地溶洞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
A.![]() | B.![]() |
C.![]() | D.![]() |
A.温差较小 | B.气温较低 | C.风速较大 | D.气压较高 |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海浪侵蚀 | D.流水堆积 |
11.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
【小题2】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
【小题3】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

【小题1】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沿岸寒流增温 | B.亚洲季风势力强 |
C.地势高气温低 | D.非洲轮廓南边窄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 B.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 |
C.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D.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
12.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小题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小题3】我国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 | B.减弱地面辐射散失 |
C.增强太阳辐射量 | D.增强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东南沿海地区 | B.西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华南沿海地区 |
13.

【小题1】图中表示寒潮路经的是 ( )
【小题2】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 )
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寒潮路经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沙暴 | B.大风 | C.干旱 | D.强烈降温 |
14.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月牙泉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
【小题2】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1】月牙泉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
A.a弱、b强 | B.a强、c弱 | C.b强、d强 | D.c强、d弱 |
A.风力侵蚀 | B.流水堆积 | C.风力堆积 | D.冰川侵蚀 |
15.
读“中国1952年-2010年冬季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年段,冬季气温较稳定的是
【小题2】1955年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下列年段,冬季气温较稳定的是
A.1952年-1957年 | B.1982年-1987年 |
C.1992年-1997年 | D.2002年-2007年 |
A.西北季风偏强 | B.东南季风偏强 |
C.亚洲高压偏弱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偏弱 |
16.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4月9日 8时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小题2】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小题1】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A.22 | B.35 | C.48 | D.56 |
A.P、M、Q | B.P、Q、Z | C.X、M、Z | D.Z、X、P |
17.
读“我国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内容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使用会

【小题1】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内容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植物蒸腾、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
B.蒸发、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
C.降水、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 |
D.下渗、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植物蒸腾 |
A.加剧城市内涝 | B.补充部分城市地下水 |
C.加重城市土壤盐渍化 | D.增加海陆间水循环总量 |
18.

【小题1】从单位面积看,新加坡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 )
【小题2】当新加坡处于人口适度曲线图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 )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19.9平方千米,人口约561万(2017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均GDP约5.5万美元(2017年),居世界前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单位面积看,新加坡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 )
A.气候条件优越 | B.矿产资源丰富 | C.生活消费水平低 | D.科技水平高 |
A.资源 | B.生产力 | C.科技 | D.消费水平 |
19.
读“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小题2】21世纪以来,该地区出现人口向北迁移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矿产 | B.水源 | C.经济发展水平 | D.气候 |
A.人口分布格局 | B.开发资源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城市化 |
20.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或外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读“2013~2016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及农民工总量增速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小题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
A.农民工老龄化 | B.农民工总数增加 |
C.农民工就业距离缩短 | D.农村人口比重有上升趋势 |
A.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再城市化 | D.候鸟养老模式 |
21.
读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B.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C.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B.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
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D.城市迁出人口增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