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990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单选题(共9题)

1.
北京和上海相比(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2.
下图中ABC是赤道的一部分,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为虚线,且该纬线圈正处于极昼,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A.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12点
B.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
C.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
D.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
【小题2】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D.我国北方常常大雪纷飞
3.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
4.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图示,正确的是( )
A.B.C.D.
5.
下图中①一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从南回归线到赤道B.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C.从赤道到北回归线D.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小题2】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6.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耀斑是太阳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C.耀斑从爆发到高潮约需ll年时间
D.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表现
7.
读“四个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资阳市(30°N,105° E)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图示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为沉积物,②-⑧为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B.图中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山谷
C.岩石⑧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③②⑤⑧①
【小题2】图中①代表的沉积物和②⑤⑧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A.B.C.D.
9.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某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安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A.①时段B.②时段
C.③时段D.④时段
【小题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用塑料薄膜覆盖
C.给茶树培土D.大量施肥、施药

2.填空题(共4题)

10.
图甲为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甲中A、B、C、D四地所对应的图乙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数字代码。A:______;B:_____;C:____;D:_________。
(2)图甲中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面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面形成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是____(填字母)。
(3)E地为_________大板块交界处。
(4)B处陆地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_。
(5)甲乙两个箭头表示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_________。
(6)甲乙两个箭头影响因素为热量的是_________。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季,丙地此时盛行_________风。
(2)甲地全年盛行____风,气候类型为_____,其气候特征如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该种气候的分布规律_____。
(3)丙地受______差异的影响,形成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如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4)此季节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_____,受其影响,旅游者在乙地应特别注意_____(防雨,防晒)。其气候特征如图中的___(填字母)
12.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B箭头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环节,
(2)图中字母A、B、C、D、F等环节组成的循环是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褶皱或断层);地质构造a为_________,b地貌上为_________。
(4)b地形的形成原因是因为_________部受_________力容易被侵蚀形成的。
(5)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a、b两处中的_________处开采合适。
13.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河流Ⅰ的上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的影响 B.为提高经济效益   C.工程难度    D.灾害天气
(4)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