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⑴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⑴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2.
(地理—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垃圾的不断增加,约有1/2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堆放垃圾的场所,约有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材料二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上海用垃圾作燃料,把垃圾变为有机肥甚至建材,已成为现实。下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⑴目前对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4分)
(2)分析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6分)
材料一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垃圾的不断增加,约有1/2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堆放垃圾的场所,约有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材料二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上海用垃圾作燃料,把垃圾变为有机肥甚至建材,已成为现实。下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⑴目前对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4分)
(2)分析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6分)
3.
(22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分析A、B两地降水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0分)
(2)描述该岛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结合该岛地理环境特征,指出该岛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8分)

⑴试分析A、B两地降水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0分)
(2)描述该岛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结合该岛地理环境特征,指出该岛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8分)
2.选择题- (共2题)
3.单选题- (共2题)
7.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A. 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 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 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 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小题2】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A. 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B. 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 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 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小题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A. 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 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 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 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小题2】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A. 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B. 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 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 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8.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小题2】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小题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小题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
A.人为热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C.工业活动 | D.纬度差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