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该区域十年九旱,许多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农学专家经多年努力培育出了与旱塬相适应的小麦良种,亩产由20世纪60年代的 61.1千克逐步提高到现在的450千克。


(1)分析“旱腰带”地区小麦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早年“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说明其干旱的自然原因。
(3)现在“旱腰带 ”地区小麦单产大幅提高,推测除生物技术外人们可能还采取的措施。
(4)简述在“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阿富汗略图和首都喀布尔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


材料二 R河是阿富汗的一条内陆河,它每年泛滥,在两岸形成泛滥区,而在泛滥区以外则是沙漠。近年来,随着该河上游种植业的扩展,沙漠化现象加重。
(1)简析喀布尔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
(2)说出R河的汛期并分析原因。
(3)简析R河泛滥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4)分析R河流域沙漠化现象加重的原因。
闽南金三角包括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设区市及所辖县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市以县域经济为主体,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在鞋业制造行业中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鞋业制造行业大大提高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成为泉州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泉州大量知名鞋企如安踏、特步、富贵鸟等把总部迁往副省级城市厦门。下图为“闽南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描述闽南金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2)泉州市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乡镇企业。试分析泉州市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泉州鞋业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4)分析泉州知名鞋企的总部迁往厦门的原因。
2.单选题- (共8题)
北京市于2012年开始启用卫星监测雾霾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市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 B.RS |
C.GIS和RS | D.GPS和GIS |
①机动车限行 ②加强个人防护 ③污染企业整改 ④提倡秸秆燃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增长模式都属于现代型 |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
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 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
C.解决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 | B.①⑤ | C.②④ | D.②⑥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高
④6~8月土壤含水量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风速较大
②降水较少
③气温较高
④蒸发量较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种草 | B.自然演化 | C.栽灌木 | D.植树 |
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电力富足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且宜为事故备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A. 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B. 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
C. 充分开发利用小区域能源
D. 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
【小题2】江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由上水库放到下水库最多的季节是( )
A. 春、夏 B. 夏、秋
C. 秋、冬 D. 冬、夏
【小题3】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比西南地区多,主要考虑西北地区( )
A.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
B. 经济发展快,常规能源短缺
C.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降水量大
D. 能源需求量大
2016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成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等生产成本高 |
B.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
C.株洲服饰产业的科技实力强 |
D.株洲接近国际市场 |
A.增大株洲的就业压力 | B.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
C.利于株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 D.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



【小题1】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特点是( )
A.地区生产总值先下降后上升 |
B.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
C.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
A.中心城市多为超载和临界超载 |
B.超载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
C.不超载地区资源丰富,环境优越 |
D.临界超载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 |

【小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植树 | B.种草 | C.栽灌木 | D.自然演化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