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石油紧缺
(2)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天然气的来源 C.城市分布 D.河流状况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石油紧缺
(2)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天然气的来源 C.城市分布 D.河流状况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2.
材料一 某地区图
材料二 丙地气候资料

(1)描述丙地气候特征。
(2)分析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乙地所在国家盛产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简述该国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二 丙地气候资料

(1)描述丙地气候特征。
(2)分析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乙地所在国家盛产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简述该国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
(环境保护)
读西安市冬、夏季气体污染和能见度变化曲线,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冬夏季的浓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大气角度分析冬、夏季9时至14时能见度上升的原因。
读西安市冬、夏季气体污染和能见度变化曲线,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冬夏季的浓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大气角度分析冬、夏季9时至14时能见度上升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6.
(题文)甘肃省民勤县(如图)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 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8.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 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
10.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B.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
C.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
D.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
13.
(题文)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A.世界性的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 B.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色”荒漠化 |
C.工业“三废”的过量排放 | D.在干旱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 |
14.
(题文)2012年2月及6月,由中山大学和日本广岛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人员先后从石马河流域上游出发,沿河道一直到惠州潼湖水,采集了22个石马河河水样本。研究人员发现:靠近深圳处石马河重金属浓度为I类水质标准的32.87倍,流经深圳后,水质重金属污染指数逐渐降低。据图可知,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最有可能来源于


A.深圳 | B.东莞 | C.惠州 | D.广州 |
1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2】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小题1】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 B.臭氧层空洞 |
C.水体污染 | D.水资源短缺 |
A.高山雪线上升 | B.各地降水增多 |
C.酸雨危害加剧 | D.陆地面积增大 |
16.
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表,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 |
B.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 |
C.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
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
17.
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了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和物含量增加 |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