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题文)(题文)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回答问题。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
2.
【小题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3.

【小题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小题2】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针阔叶混交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4.

【小题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小题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海拔高 | B.种源丰富 |
C.火山灰深厚 | D.光照充足 |
5.
【小题1】该山地可能是( )
【小题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 B.南岭 |
C.昆仑山 | D.喜马拉雅山 |
A.光照 | B.水分 | C.海拔 | D.热量 |
6.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山地
【小题2】该山地位于

【小题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
A.喜马拉雅山脉 | B.天山山脉 | C.祁连山脉 | D.昆仑山脉 |
7.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②为
【小题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②为
A.草原 | B.荒漠 |
C.针叶林 | D.针阔混交林 |
A.纬度 | B.洋流 |
C.地形 | D.季风 |
8.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
9.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小题2】阿尔泰山南坡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 | B.高山草甸带 |
C.高山苔原带 | D.冰川带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
C.此时季节为冬季 |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10.
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小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A.自北向南增高 | B.自西向东增高 |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
A.海拔 | B.降水 | C.热量 | D.坡向 |
11.
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 B.荒漠 | C.热带雨林 | D.常绿阔叶林 |
A.水分 | B.热量 | C.海拔 | D.土壤 |
1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
13.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完成下题。
太白山( )
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
15.
读下图“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 B.针阔混交林 | C.热带雨林 | D.荒漠 |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土壤 |
2.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