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原因。
(3)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
材料一:多瑙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材料三: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原因。
(3)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2.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B.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C.纬度低,蒸发旺盛 |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
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
3.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地貌为()
【小题2】甲地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小题3】有关R河M至N河段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甲地地貌为()
A.河谷 | B.河漫滩 | C.三角洲 | D.冲积扇 |
A.河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
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
C.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
D.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
A.有凌汛现象 | B.水量年际变化小 |
C.水能丰富 | D.水量季节变化小 |
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西南部降水量大于东北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小题2】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出时太阳的方位是()

【小题1】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 | B.18时20分 | C.5时40分 | D.17时40分 |
A.东南 | B.东北 | C.正北 | D.西南 |
5.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D悬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小题2】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区域内D悬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A.190米 | B.399米 | C.400米 | D.599米. |
A.C处易建居民区 | B.B处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
C.E处的海拔可能为550米 | D.在C处可观测到A、F点的地理事物 |
6.
下图为我国P、Q两地某日日出和日落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最有可能是()
【小题2】P地位于Q地的()

【小题1】该日最有可能是()
A.1月2日 | B.9月10日 | C.6月1日 | D.3月15日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7.
读某地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小题2】若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与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相同,则该天气系统可能为( )

【小题1】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甲、乙分别位于河流两侧 | B.甲、乙分别位于锋面两侧 |
C.甲、乙分别位于山脉两侧 | D.甲、乙分别位于台风中心两侧 |
A.冷锋系统 | B.暖锋系统 | C.低压系统 | D.高压系统 |
8.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小题2】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
B.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
9.
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小题2】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据图可知()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B.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
C.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10.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密切关系的是

【小题1】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下垫面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⑥ |
11.
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米,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2】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小题3】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 B.华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A.高山冰雪融水 | B.湖泊水 | C.大气降水 | D.地下水 |
A.季风环流 | B.气温 | C.海陆位置 | D.降水 |
12.
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分别表示风化和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岩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小题2】能反映黄土高原主要成因的序号是( )

【小题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A.④ | B.② | C.⑤ | D.① |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1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
【小题2】图示地壳运动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小题1】图中甲处()
A.属于固态物质 | B.可能是岩浆发源地 |
C.由各种岩石组成 | D.属于岩石圈 |
A.喀斯特地貌 | B.海岭 | C.褶皱山脉 | D.裂谷 |
14.
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 B.荒漠 | C.热带雨林 | D.常绿阔叶林 |
A.水分 | B.热量 | C.海拔 | D.土壤 |
15.
【小题2】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洋流 | B.水分 | C.地形 | D.大气环流 |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 B.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 D.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
16.
读下图“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 B.针阔混交林 | C.热带雨林 | D.荒漠 |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土壤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