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882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5

1.综合题(共1题)

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 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2.单选题(共7题)

2.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3.
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着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小题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
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
4.
夏季,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白天经常“晒水”(如图),以解决晚上洗澡的热水问题。完成下题。

“晒水”时,覆盖在桶口的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5.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B.②C.③D.④
6.
“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放射性元素衰变
7.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
C.空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8.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3.选择题(共3题)

9.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__气候.(    )
10.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__气候.(    )
1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__气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