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87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3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为“2016 年 11 月 7 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2.单选题(共23题)

2.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A.AB.BC.CD.D
3.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4.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小题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5.
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A.流星B.彗星C.恒星D.行星
6.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7.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 12 小时和未来 48 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 4 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 年 3 月 16 日 17 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值最低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8.
下图是某观测者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
A.东北、西北B.东南、西南
C.东、西D.东北、西南
【小题3】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20°NB.40°N
C.20°SD.40°S
9.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0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 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 800 摄氏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中心区域
【小题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10.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 度,A、B 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B 点的地方时是(    )
A.4 时B.8 时C.16 时D.20 时
【小题2】此时,B 点位于(    )
A.晨线,昼长 16 小时B.昏线,昼长 16 小时
C.昏线,夜长 16 小时D.晨线,夜长 16 小时
11.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赤道最大约 1670 千米每小时,两极最小为 0。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2】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小题3】关于图中a、b、c、d 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A.a>b>c>dB.a<b<c<d
C.a=b=c=dD.a>c=d>b
12.
2017 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于 8 月 21 日在美国本土上演。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日全食发生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小题2】当地球某地能观测到日全食时,月球位于(   )
A.a 处B.b 处
C.c 处D.d 处
【小题3】当地球位于甲处时(   )
A.北京炎热多雨B.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广州昼夜等分D.上海正午日影年内最短
13.
下列能正确反映昆明准静止锋剖面结构的是(    )
A.B.
C.D.
14.
能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图示是(    )
A.B.
C.D.
15.
甲、乙两图中箭头分别表示该地某季节风向,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图所示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南半球冬季时,图甲中所示风向正确B.两图所示风的成因相同
C.两图所示风向盛行时间基本相同D.两图所示风的性质一致
【小题2】当图乙中所示风向盛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北部正值雨季,而西南部正值旱季B.日本西岸较东岸降水少
C.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D.美国南部飓风盛行
16.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17.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 乙两( )
A.纬度相当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D.大气透明度相近
【小题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18.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 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    )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夜晚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②地为阴雨天气D.③地气温高于②地
19.
关于亚洲季风和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季风的原因只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是造成南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C.我国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D.在夏季风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
20.
读“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 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 A 是高气压,B 是低气压
B. A 是低气压,B 是高气压
C. A、B 都是高气压
D. A、B 都是低气压
【小题2】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1000、1008、1016、1024、1036,那么等压线①和⑤的气压值 分 别 是
A.1024、1036B.1000、1036
C.1016、1008D.1000、1008
21.
欧洲西部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总发电量的 1/5 来自风能。假设右图是丹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翼的主要朝向为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22.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表示③处的风向是
A.B.C.D.
【小题2】常年受到①处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3】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成因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3.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年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亚带季风气候D.④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4】气候类型④的分布规律是(   )
A.30º-40º大陆的东岸B.30º-40º大陆的西岸
C.40º-60º大陆的西岸D.20º-30 大陆的东岸
24.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