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题文)为打赢今冬明春空气质量保卫战,2016年10月2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建设国家“禁煤区”。

(1)分析京津冀“禁煤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除了建设“禁煤区”外,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措施。

(1)分析京津冀“禁煤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除了建设“禁煤区”外,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措施。
2.
(10分)环境保护
甲海域周围有六个国家和众多城市分布。近年来,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世人更加关注。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近年来甲海域表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善措施。
甲海域周围有六个国家和众多城市分布。近年来,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世人更加关注。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近年来甲海域表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善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西华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地处黄泛区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 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1千克=2斤)口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裴庄村依然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2000年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视二套节目以“河南周口:万亩桃花醉游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播出了反映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发展桃园观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闻。下图为裴庄村农业生态综合循环利用关系图。

(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19题)
5.
受当地部分农民群众收割作物后焚烧秸秆形成雾霾的影响,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荆州段,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致使高速公路交通一度中断,并造成2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有( )
①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 ②科技转化力度不够
③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 ④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①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 ②科技转化力度不够
③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 ④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7.
据报道,有一位法国的老太太到中国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当她把使用完了的照像机废电池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口袋里时,旁边的导游小姐奇怪地看着她,这位法国老太太平静地说: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你们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回收废电池的机构和措施,这颗电池来自法国我将带回法国,以便回收。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段时间,武汉的街头树起了一个个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箱子,但好长时间过去了,箱子里的废电池廖廖无几,并且,箱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废电池的计划不了了之。
【小题1】下面是对垃圾的描述,你认为最贴切的一个选项是( )
【小题2】不同人群对垃圾的不同认识和处理,反映了( )。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段时间,武汉的街头树起了一个个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箱子,但好长时间过去了,箱子里的废电池廖廖无几,并且,箱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废电池的计划不了了之。
【小题1】下面是对垃圾的描述,你认为最贴切的一个选项是( )
A.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无用废物 | B.将垃圾填埋是处理垃圾的最好方法 |
C.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 D.为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需将垃圾深埋 |
A.生活习惯的不同 | B.科学文化素质的不同 | C.社会伦理观的不同 | D.身体素质的不同 |
8.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9.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
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下列垃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
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下列垃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
A.渣土、陶瓷——堆肥![]() | B.玻璃、生活垃圾——填埋 |
C.金属、纸木碎布——回收![]() | D.塑料、电池——焚烧 |
10.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 B.减轻“白色污染” |
C.促进生物多样性 | D.减轻酸雨危害 |
11.
读“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

【小题1】图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
①森林的大量砍伐 ②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③燃煤产生的废气 ④汽车尾气的排放

【小题1】图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酸雨 |
①森林的大量砍伐 ②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③燃煤产生的废气 ④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小题2】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下面小题。
A.受温室效应影响 |
B.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
A.禁止使用私家车 |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
C.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
14.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 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 B.绿化带的作用 | C.河流的影响 |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
15.
根据观测,2011年大气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继续创出新高,达到工业革命前的140%。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 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③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为主 ④可固定二氧化碳的沉积作用减弱
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 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③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为主 ④可固定二氧化碳的沉积作用减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16.
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


A.种植水稻 | B.秸秆还田 | C.减少耕地 | D.植树造林 |
17.
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 |
B.大气、海洋、生物圈遭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不会受到影响 |
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 |
D.解决世界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
18.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题。
【小题1】“绿色食品”是指 ( )
【小题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小题1】“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 |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 D.白色建筑废料 |
19.
“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 21:30熄灯一小时。2015年3月27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了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是( )
A.节约能源 | B.促进世界交流 | C.维护世界和平 | D.培养环保意识 |
20.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
①短期经济效益 ②长期经济效益 ③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 ④农耕地的比重
【小题2】通过实验方案的对比,在该生态脆弱区( )
【小题3】对该区域的调整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
①短期经济效益 ②长期经济效益 ③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 ④农耕地的比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侵蚀量大的方案短期效益好![]() | B.经济效益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一致 |
C.果园比农耕地的环境效益差![]() | D.果园比林地的环境效益优 |
A.I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多暴雨 |
B.Ⅱ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
C.III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产业链延伸 |
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比较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
21.
内蒙古草原的一些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 B.鼠害猖獗 |
C.草场的季节变化 | D.草场载畜量仍可继续增加 |
22.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


A.降低单位GDP能耗![]() | B.大力发展新能源![]() | 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
23.
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约用电 | B.观察星空 | C.宣传环保 | D.纪念爱迪生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