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96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加上高大山地以及隆起________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2.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3.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荒漠一般分布在________;荒漠化是指________。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C地没有形成沙漠而B地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地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   
(4)B地荒漠不断向南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8题)

4.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多打机井,加大开发水源力度
D.农作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小题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5.
下列哪些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
A.禁止在草原上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B.营造防护林带
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
6.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冬季风B.盛行西风
C.夏季风D.东北信风
【小题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持续除草B.从外地运沙
C.修筑防浪堤D.植树种草
7.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子中卫站和干塘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小题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D.地面沉降
【小题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8.

   科尔沁草原属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气候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下图为科尔沁草原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乱砍滥伐
C.过度放牧D.过度垦殖
【小题2】下列治理科尔沁沙地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B.禁止放牧
C.跨流域调水D.生态移民
9.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全球荒漠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① 热带季风气候    ② 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 热带雨林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导致图中甲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10.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在过去的30年里,导致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    ②生态系统脆弱    ③人类活动方式游牧为主   ④全球气候变化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3.选择题(共2题)

12.

检验下列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3.下列哪一个选项中所列的物质均属于动物或植物常利用的能源物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