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75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8

1.综合题(共3题)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是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结合农事活动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图,右图为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季节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夏至日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代表立秋的节气是___________(填数字),北京在立秋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_________(填节气)相等。
(3)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惊蛰、白露、清明三个节气中,泉州昼长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河南一带自古有“寒露种麦正当时”之说,在北京、武汉两个城市中,古时有“秋分种麦正当时”之说的是___________。
2.
读图“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左图)、“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所示日期是左图中的__________位置(填A、B、C、D)。
(2)左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___(季节),泉州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座坐标是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
(4)右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A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_。
(5)右图中A、B、C三点,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角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6)甲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点,我们这次期中考期间,地球最接近四点中的____________点。
3.
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 (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 (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 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图。

(4)上图中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____(填“1”或“7”)月。

2.单选题(共16题)

4.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小题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5.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6.
下图所示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7.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左图示意队员在沙滩上获取淡水的方式,右图示意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差异显著,塑料薄膜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太阳辐射B.增加地面辐射C.吸收大气逆辐射D.截留地面辐射
【小题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
A.6时前后B.12时前后C.18时前后D.22时前后
8.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宫一号”坠落前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
【小题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c、地月系B.d、太阳系C.b、河外星系D.c、银河系
9.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B.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小题3】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
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
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
【小题4】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a增强,c减弱B.a减弱,c增强
C.b增强,c减弱D.b减弱,c增强
10.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②地相比,⑤地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小题2】若黄赤交角为26°23′,则会引起变化的现象(    )
A.北极圈的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B.热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11.
读“我国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
A.重庆B.郑州C.广州D.北京
【小题2】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B.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D.纬度低,太阳高度角高
12.
下表是重庆某中学(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二分二至日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小组每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北京时间应为(   )
A.12:56B.12:00C.11:04D.12:30
【小题2】第三次测量时正值北半球(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3.
读北半球四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昼渐长、夜渐短的时段是(   )
A.春分至夏至B.夏至至秋分C.冬至至次年春分D.冬至至次年夏至
14.
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A.B.
C.D.
15.
读某半球日照图(下面左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左图所示日期,下列城市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B.汕头、北京、哈尔滨、上海
C.哈尔滨、汕头、上海、北京D.哈尔滨、北京、上海、汕头
【小题2】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哪个位置(   )
A.甲B.乙C.丙D.丁
16.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是( )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17.
读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B.C.D.
【小题2】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18.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小题2】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
19.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高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填空题(共1题)

20.
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