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74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材料二 

图1  1759~1818年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指数 图2 穷人国与富人国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图1、2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中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分析其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2.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右图),图中***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2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辩护人员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4.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二条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下《十二铜表法》中与该条款精神相悖的是
A. 债务人在拘禁期中,如愿意,可自费供养
B.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C. 若死者无父系近亲,则其身后所遗的业产得由其族人取得
D. 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5.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诞生 ④五四运动 ⑤辛亥革命 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D.②③⑤
6.
“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的“今日”最有可能是
A. 《南京条约》签订之际   B.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C. 八国联军侵华之时 D.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7.
“一国两制”构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体现在
A.都是伟人提出B.都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
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D.都是***思想的组成部分
8.
下列四幅历史图片是抗战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③平型关大捷 ④百团大战
A.②①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9.
某大科学家写了60年日记,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 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 解放军入北京城
C. 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 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1.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三个世界”理论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国家主权理论
12.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13.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14.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
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
15.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主要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应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3.选择题(共7题)

16.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天舟一号”不仅为空间站运送物资,还将开展多项重要的科学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7.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1.灯泡L上标有“2.5V  0.3A”的字样,通过实验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R0=6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若只闭合开关S和S1,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灯泡在2min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24J,求:

22.for the first time{#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