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4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中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主题发言二: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中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三小点共9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
③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
④关于新时期外交, 。
(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2)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写出主题发言稿的要点。
(3)由①②③④得出的结论: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回忆课堂中所欣赏过的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画《苏格拉底之死》描写的事实: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法庭头版死刑。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卫士向他递了一碗毒汁,苏格拉底一边接碗,一边还在与学者们热烈地讨论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有人把苏格拉底之死比喻为一次“壮丽的日落”。(注:作者为法国著名画家达维特,创作于1787年,其经典之作还有后来的《马拉之死》、《网球场宣誓》等)
材料二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所描绘的情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辩论,前者手指着天,后者手指着地,十分形象地归纳了各自的哲学观点。堂下则是一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他们或在作画,或在思索着这些古希腊的先哲,表现了他们在古代先哲智慧之光的照耀下走出“黑暗时代”的主题。
请回答:
(1)这两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2)说说上述两幅画作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和学术风貌?
(3)你怎样认识这种特有的学术精神风貌与古希腊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共25题)

3.
下列《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②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斗争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③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④罗马法是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4.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出现
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宪章运动的压力
5.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17世纪前的英国
B.1815年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C.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
D.1889年后的小日本帝国
6.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7.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8.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的共同影响是
A.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D.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兴起
9.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展出了当时英国的经济成就和参展国家先进的工业品,在这次世博会上不可能出现的产品是
A.纺织机B.火车
C.高速蒸汽轮船D.汽车
10.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11.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根本原因是这些地区
A.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B.经济基础好,商品经济发达
C.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
D.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
12.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1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4.
提出过与大教育家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观点类似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普罗泰哥拉
15.
近代欧洲思想先贤们由高举人文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的黑暗统治
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16.
下列文学形式就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而言,主要不是受城市商业和工商业发展影响的是
A.周代诗经B.唐代传奇
C.宋代话本D.明清小说
17.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报纸和广播B.铁路与飞机C.电视和电影D.网络与漫画
18.
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伽利略
C.达尔文D.牛顿
19.
构成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①万有引力定律②力学三定律③量子力学④相对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20.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B.科学
C.民主D.革命
21.
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
A.①②⑤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④
22.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民族压迫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23.
***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2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指的是
A.基本实现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文盲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D.成人高等教育长足发展
25.
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B.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C.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6.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济实力
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秦国封建化进程
27.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主要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应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3.选择题(共3题)

2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29.for the first time{#blank#}1{#/blank#}
30.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