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文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其制定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也会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宋明理学给中国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其中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表现。
——何兆武《经典七日谈》
材料三 宋明时期我国文化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理学使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而文学艺术则争奇斗艳,充满活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据材料二,当时的“正统观念”有哪些?分析理学“给我们的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思想僵化与文学艺术争奇斗艳局面并存的原因。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宋明理学给中国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其中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表现。
——何兆武《经典七日谈》
材料三 宋明时期我国文化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理学使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而文学艺术则争奇斗艳,充满活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据材料二,当时的“正统观念”有哪些?分析理学“给我们的民族精神裹上了小脚”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思想僵化与文学艺术争奇斗艳局面并存的原因。
2.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指出A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同是向西方学习,B组人物比A组有何进步?
(2)C组人物在近代中国掀起什么运动?试比较两人在运动中的主张主要不同点?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指出A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同是向西方学习,B组人物比A组有何进步?
(2)C组人物在近代中国掀起什么运动?试比较两人在运动中的主张主要不同点?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2.单选题- (共8题)
3.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 B.专制制度的松弛 |
C.市民阶层的兴起 | D.社会风尚的变化 |
4.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
5.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
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
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
7.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④③ |
D.④①②③ |
8.
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
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
9.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作用 |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
C.恢复高考政策为他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的受教育权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