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材料二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疆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
材料一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材料二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疆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则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要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徐新《西方文化史》
(1)材料一中“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历史贡献。
(2)秦始皇和拿破仑在巩固政权的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一 实则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要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徐新《西方文化史》
(1)材料一中“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历史贡献。
(2)秦始皇和拿破仑在巩固政权的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评述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评述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17题)
4.
《苟子·君道》中有:“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秦朝负责监督百官的是
A.丞相 |
B.太尉 |
C.刺史 |
D.御史大夫 |
5.
“千古一帝”并非历史学家对古代帝王的严谨评价,但却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所常用。假如你是这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史学顾问,那么,你会否定下列哪一编导的剧目策划
A.秦始皇——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纪元 |
B.唐太宗——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带入鼎盛时期 |
C.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
D.康熙帝——顺势而为,开中国空前繁荣盛世之新纪元 |
6.
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⑤颁布“推恩令”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⑤颁布“推恩令”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9.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
11.
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秦朝统治的残暴 |
B.沉重的徭役和赋税 |
C.秦朝的严酷法律 |
D.统治者大兴土木 |
16.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
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18.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世袭制 |
B.郡县制 |
C.分封制 |
D.行省制 |
19.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