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1课 先师孔子(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40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2章)
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实意义?结合事实说明。

2.单选题(共5题)

2.
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C.“当仁不让于师”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4.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含义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5.
下列言论或行为能体现孔子“礼”的思想的有
①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③季氏大夫跳“八佾舞”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B.“克己复礼”的主张
C.爱惜民力的主张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