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一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二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图一 图二
据图一和图二,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图一 图二
据图一和图二,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航空母舰“兰利号”诞生,“莱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也随之而来。同时美国制造出了性能更加优良的飞机弹射器、制动器和用于飞机外壳的金属合金。一批更轻型的飞机、鱼雷和俯冲轰炸机被制造出来,并加入了航空母舰的方队之中。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海军副部长的罗斯福已经表现出了他对海军的热爱,并展现出了丰富的海军知识。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总署在1933年6月提供了2.38亿美元的拨款,用于32艘战舰的制造。到了30年代,美国海军终于迎来了复兴。
——摘编自詹姆斯·M·莫里斯《美国海军史》
材料二 1942年8月7日,美国海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迈出了通往东京的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到1944年时,美国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关岛,使日本本土诸岛处于新型B—29轰炸机的射程之内。1945年8月14日,美国海军——也是整个美国——在太平洋海域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的正式投降书是在一艘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一“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海军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作用,并谈谈你对发展现代海军重要性的认识。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航空母舰“兰利号”诞生,“莱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也随之而来。同时美国制造出了性能更加优良的飞机弹射器、制动器和用于飞机外壳的金属合金。一批更轻型的飞机、鱼雷和俯冲轰炸机被制造出来,并加入了航空母舰的方队之中。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海军副部长的罗斯福已经表现出了他对海军的热爱,并展现出了丰富的海军知识。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总署在1933年6月提供了2.38亿美元的拨款,用于32艘战舰的制造。到了30年代,美国海军终于迎来了复兴。
——摘编自詹姆斯·M·莫里斯《美国海军史》
材料二 1942年8月7日,美国海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迈出了通往东京的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到1944年时,美国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关岛,使日本本土诸岛处于新型B—29轰炸机的射程之内。1945年8月14日,美国海军——也是整个美国——在太平洋海域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的正式投降书是在一艘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一“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海军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作用,并谈谈你对发展现代海军重要性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9题)
4.
在北京的古观象台,保存着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由德国归还中国的古天文仪器(如图),这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分得的唯一战利品。但该和约却使中国失去了收回山东权益的权利。这种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A.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弱国无外交 |
B.北洋政府腐朽无能 |
C.一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日本国力迅速增长 |
5.
20世纪20年代,苏俄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
7.
战争是具有破坏性的,但战争在不经意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下列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历史前进”的是
①战后飞机、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②战后欧美一些国家的妇女取得普选权③促进各国政府职能的调整,使得政府办事高效、快捷④为了协调各国的矛盾冲突成立了国际联盟
①战后飞机、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②战后欧美一些国家的妇女取得普选权③促进各国政府职能的调整,使得政府办事高效、快捷④为了协调各国的矛盾冲突成立了国际联盟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缔结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 | B.《拉巴洛条约》 | C.《非战公约》 | D.《洛迦诺公约》 |
12.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它
①是战后世界人民对战争反思的成果之一
②是巴黎和会的重要成果之一
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④对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①是战后世界人民对战争反思的成果之一
②是巴黎和会的重要成果之一
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④对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3.
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如图)。这次战役

①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
②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
③没有使德国获得制海权
④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

①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
②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
③没有使德国获得制海权
④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题文)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
15.
观察下边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
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
C.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
D.都对德奥集团的崛起与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
16.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
B.罗斯福野心最大 |
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
17.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
20.
以下摘录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其中代表世界发展进步方向的有
① | 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
② | 领海以,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
③ | 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
④ |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
22.
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 | B.英国和法国 | C.法国和俄国 | D.英国和德国 |
23.
1928年8月27日,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一份重要的公约上签字(如图)。他所签署的这份公约


A.标志着西方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联 | B.标志着西方国家孤立苏联的企图彻底破产 |
C.为战败国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 D.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 |
24.
下图为20世纪美国画家亨利・科纳设计的宣传海报。下列各项对这一海报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其创作不可能早于1941年 |
B.反映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
C.描述的是阿拉曼战役 |
D.坚信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 |
25.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
A.美国和英法 |
B.法国和美英 |
C.苏联和英美 |
D.英国和美法 |
26.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A.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 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
C.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的势力 |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
28.
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
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
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
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
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
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
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9.
欧洲某国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当它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只能靠从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来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这个国家是
A.俄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意大利 |
32.
俾斯麦曾经说过:“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两个大国是指
A. 俄、奥 B. 英、法 C. 法、俄 D. 英、德
A. 俄、奥 B. 英、法 C. 法、俄 D. 英、德
3.选择题- (共9题)
37.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3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3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