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3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2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近代崛起)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说明17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战争之端)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联合之路)
材料三 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11》

(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历史启迪)
(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荷兰工商业最发达时,资本积累高于欧洲各国的总和,对外投资是英国的15倍还多,荷兰的衰落首先表现在海军的废弛。因政治制度的缺陷,海军建设缺乏资金,海军将领退役成风,回家坐享退休金,眼看着军舰在港口腐烂,海军的荒废是荷兰的自杀行为。金融大国使全民都成为食利阶层、享乐成风,不思进取,经商和冒险都受到鄙视。18世纪正是欧洲各国振兴的时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荷兰人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地让位于更有活力的民族。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荷兰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而时序是能够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线索,反映出历史事物演变交替的因果关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国家概述其崛起的重要步骤及其内在联系。
(3)综上,你认为影响国家兴衰的因素有哪些?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6年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到“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即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与我们毫无或少有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基本原因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如果卷入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的联系在一起,与他们友好而结盟,或与它们敌对而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源。
材料二: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侵占菲律宾,并把夏威夷、关岛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美国支持日本,借予日本4亿美元,并且认购了日本大量债券。美日吞并的菲律宾与朝鲜相互承认。1914年,美国对华投资近六千万。
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战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并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设想。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有何变化?结合华盛顿会议,说明这一比变化在美国同日本、中国之间的关系上如何体现的。
材料三:(1935年)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众议院集会于国会,决议如下……任何时候,总统发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中间,有战争状态之存在,总统应立即将该事实予以宣布,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输出、图谋输出或主使输出,而运至公告所列举之任何一个交战国,或运至中立国以备转运之任何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供该交战国利用之中立国者,均为违法。
(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哪一法案。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从纯粹的物质观点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会自动的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
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因此,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罗斯福)(1939年9月21日)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美国对武器运输有何变化。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材料五: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用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5)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主张的相同之处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6)综上,概括影响国家外交政策不断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4.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的演变,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明各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各自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35题)

5.
下图是《新华日报》关于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报道。该报道出现的历史背景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七七事变爆发后
C.不列颠之战爆发后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6.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7.
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8.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10.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A.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B.扩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C.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D.反映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11.
下图为1950年2月中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摘录,据此可推测当时
A.亚洲是美苏冷战的中心所在
B.亚洲局势已然处于战争边缘
C.杜鲁门主义扩展到亚洲
D.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
12.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4.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D.1964年越南战争
15.
发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为这次科技革命提供直接推动力是
A.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各国对科技的重视
D.两极格局的建立
16.
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
17.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言论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会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民众的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的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实际利益
19.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
20.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
21.
1943年,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成功登陆,英美军队登陆成功的前提条件是
A.北非战事的结束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
C.意大利投降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22.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23.
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严复对友人说“兵亊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据此可知,严复
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
B.主张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
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
24.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    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
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 ④被排斥的孤独者。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25.
20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度发生世界大战,最具根本性的原因在于
A.两次世界大战的警戒作用
B.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平衡作用
C.众多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
D.日趋加强的整体世界的制约作用
26.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7.
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些情况表明:
①欧洲国家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中心从欧洲转向其他地区
③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
下列条约带有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圣日耳曼条约》
C.《色佛尔条约》
D.《洛桑条约》
29.
《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
B.军事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赔款问题
30.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该“联盟体系”
①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②掩盖了战争性质
③加速了战争到来
④形成国际联盟雏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1.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C.“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32.
对《非战公约》理解正确的是
①首先是欧洲15个国家共同签署的条约
②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③公约签署后近十年没有发生签约国对外侵略的战争
④为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3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的部分大国领导人在一些地方举行了四次重要会议(下图),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34.
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2006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联盟以及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
实施的组织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中东
世界
联合国
8
1
4
3
4
20
区域组织或联盟
6
2
4
19
4
33
非固定联盟
1
 
3
 
3
7
总计
15
3
9
22
11
60
 
①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②当今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③维和行动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最主要途径
④当今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
(题文)英国外交大臣傲斯汀•张伯伦1932年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有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忌、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在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此种“态度”的具体表现是
①提高关税
②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③实行货币升值
④把商品卖向别国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6.
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不同于一战前的英德争霸的特点有
①争夺的是世界的霸主地位
②核武器成为争霸力量
③以军事集团为基础
④体现了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基于此,德国
A.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B.支持西班牙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C.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38.
越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民主与专制的对立,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39.
俾斯麦曾经说过:“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两个大国是指
A. 俄、奥 B. 英、法 C. 法、俄 D. 英、德

3.选择题(共4题)

40.进入青春期以后,同学们对于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看得很是微妙,如果有男同学和女同学走得近,就会有人在背后指手画脚,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41.向100m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3molCl2.反应后溶液中Br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2.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

43.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