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3题)
5.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 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A. 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 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7.
万物复苏、杜鹃绽放的井冈山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用心去体验和缅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里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
8.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是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八国联军侵华 |
D.辛亥革命 |
9.
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0.
某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的关键词有:“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请你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13.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
B.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 |
C.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国家万隆会议的时候 |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 |
16.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说到:“我的一边坐着一只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段讲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英国地位下降 | B.美苏平起平坐 |
C.英国装可怜想乘虚而入 | D.美苏两极格局初现雏形 |
21.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里突出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在经济政策上存在许多漏洞 |
B.使美国避免了受法西斯国家的攻击 |
C.缓和了社会矛盾 |
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23.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B.民族工业的产生 |
C.贸易中心的转移 |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
27.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3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
B.中世纪神学思想 |
C.中国的儒家思想 |
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 |
37.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下表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38.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 |
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
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
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 |
39.
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
2.选择题- (共9题)
3.多选题- (共9题)
53.
恩格斯说:“(罗马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对罗马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罗马法在法律上确定人人平等 |
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
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
D.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54.
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应该基于
A.人民主权说 |
B.三权分立说 |
C.因信称义论 |
D.天赋人权观 |
55.
1917年6月29日,普列汉诺夫发表文章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将用它来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按马克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普列汉诺夫的依据可能是
A.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
B.全世界无产者没有联合起来 |
C.俄国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 |
D.俄国革命有和平发展可能 |
56.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
B.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
C.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
D.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
57.
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A.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
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
C.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
D.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3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