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启蒙运动(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33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3.
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2.单选题(共14题)

4.
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
A.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
5.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6.
“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7.
(题文)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伯克口中的“他”
A.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
B.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
C.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
D.提出了君主立宪主张
8.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9.
这场运动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该运动
A.掀起了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
D.促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苏
10.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
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11.
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近代的代议制
B.强调“人民主权”说
C.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D.倡导“社会契约论”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试图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据此,“这个运动”指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3.
近代西方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在人所独具的特性中有一种要求社交的强烈愿望,亦即要求过社会生活愿望——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生活,而是指按照他的才智标准跟那些与他自己同一类的人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由此可见,格劳秀斯主张
A.分权制衡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14.
某班学习小组以“十八世纪的欧洲进步思想”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的资料应包括
①《论法的精神》
②《社会契约论》
③《共产党宣言》
④《物种起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可见当时
①天主教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
②歌颂和肯定人的自然人性
③思想家要建立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④生活世俗化成为一股强大思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
(题文)《哲学通信》是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的作者是
A.启蒙运动的领袖
B.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C.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D.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17.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检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检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