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请回答:
(1)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原则?请简要总统、议会、法院三者的相互关系?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请回答:
(1)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原则?请简要总统、议会、法院三者的相互关系?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0题)
3.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
4.
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 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 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 希腊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A. 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 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 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 希腊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7.
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人的扩张活动使版图不断增大,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强化管理,处理罗马人与异邦人、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的争讼案件,随后诞生了( )
A.《十二铜表法》 | B.《自然法》 | C.万民法 | D.公民法 |
8.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②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③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④罗马法有力的维系了帝国统治
①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②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③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④罗马法有力的维系了帝国统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2.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3.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一 |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
D.①②③均正确 |
14.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后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制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16.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17.
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代表着农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都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
B.都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 |
C.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
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 |
19.
马克思曾经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
20.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D.革命精神不彻底 |
21.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
22.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
3.选择题- (共4题)
23.小刚将“220V 10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如图所示,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跟{#blank#}1{#/blank#}(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灯丝来回振动而不是偏向一侧的原因和{#blank#}2{#/blank#}一直在改变有关,该灯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能使标有“3000R/KW•h”字样电能表的转盘转过{#blank#}3{#/blank#}圈.
24.小刚将“220V 10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如图所示,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跟{#blank#}1{#/blank#}(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灯丝来回振动而不是偏向一侧的原因和{#blank#}2{#/blank#}一直在改变有关,该灯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能使标有“3000R/KW•h”字样电能表的转盘转过{#blank#}3{#/blank#}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