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等级考)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2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判断题(共1题)

1.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
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⑵.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上海——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为主题举办一个图片展览,请从不同的视角为图片展览设计版块(至少两个),并为每一个版块选择至少两个相应的素材,配上简短的解说。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1)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
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
(1)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 
(2)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3.论述题(共1题)

3.
给力的19世纪
19世纪的欧洲不仅自命强大,还自觉高人一等。他们切身感受到各种不同寻常的“力量”……十九世纪是欧洲凯歌行进的“实力世纪”。
结合所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19世纪各种不同寻常的“力量”的。(从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考虑)

4.单选题(共25题)

4.
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概括发生在20世纪,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
依据如图内容判断该报纸右上角标注的发行时间应最接近
A.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
B.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
C.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
D.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
6.
1948年底,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第五次反“围剿”
8.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中法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9.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B.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结束了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的命运
D.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10.
对如图所示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是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有益探索
B.是研究日内瓦会议的第一手资料
C.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首次提出
D.刚面世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11.
新闻摄影照片可以见证重要的历史时刻。以下能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照片是
A.
B.
C.
D.
12.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13.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停止了存在。这一事件标志着
A.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B.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
C.多极化世界格局的真正出现
D.世界和平共处美好时代到来
14.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在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上呼吁:“总有一天……所有欧洲国家,无须去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将紧密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雨果的梦想在欧洲的今天逐渐成为现实。梦想实现的主要推动者是
A.美国、苏联
B.英国、法国
C.法国、德国
D.德国、意大利
15.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吹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16.
两宋以前,江南社会经济一直落后于北方的主要原因
①南方自然条件恶劣
②劳动力不足
③农耕技术和经验不足
④动荡的政治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
曾国藩曾说:“鄙意本在设厂倡率,俾各处仿而行之,渐推渐广,以为中国自强之本”,为此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
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煤矿
D.发昌机器厂
18.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文中所指的“以前的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
D.日本、德国
19.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C.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20.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21.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22.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以下选项与材料中的“曙光”和“人物”相吻合的是
A.文艺复兴以及马基雅弗利
B.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
C.社会主义和马克斯恩格斯
D.思想启蒙和孟德斯鸠
23.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24.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5.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26.
观察下边漫画(注:头上字母为LeagueofNations,脖子吊牌字母为thedogorwar),后来该动物挣脱固锁即爆发了
A.中日甲午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柏林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7.
“他将革命期间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和资产阶级道德利益予以巧妙地结合,其对外征伐与扩张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有意义深远的变革”。“他”指的是
A.拿破仑
B.伏尔泰
C.俾斯麦
D.华盛顿
28.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文化上更接近于
A.古代希腊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5.选择题(共9题)

2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没有泯灭对雅的欣赏和渴望,①     我们处在财富英雄时代,②      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财富,社会承认并激励对财富的正当获取和拥有,③      我们多是俗人。④       在内心深处,这个民族特有的“雅”基因时刻在提醒着我们:⑤     拥有财富,我们⑥      应该有文章书画弹琴围棋相伴的生活,我们向往彬彬有礼的世风,我们要做谦谦君子。


A

/

其实

因此

可是

不仅

B

固然

或者

于是

然而

/


C

虽然

几乎

尽管

但是

除了

D

即使

/

所以

进而

除非


30.

水至{#blank#}1{#/blank#}则无鱼,人至{#blank#}2{#/blank#}则无友。

31.

下列哪个多项式能分解成  x(x-2)       (       )

32.

下列哪个多项式能分解成  x(x-2)       (       )

33.

 60×20={#blank#}1{#/blank#}。

34.

 60×20={#blank#}1{#/blank#}。

35.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下列哪一时代特征的归纳?

36.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   )
37.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