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 1690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熟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院。传教士白晋在写给路易十四的报告中说:“康熙帝需要招聘您的臣民——熟悉科学和艺术的耶稣会士,是为了让他们同已在宫中的耶稣会士在宫中建立起一个像法国皇家研究院那样的一个研究院。”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白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斯卡计算器。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日趋衰微。
——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 1666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其成员享受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院士们在毗邻的皇家图书馆(有一个实验室)的房间内每周聚会两次,会议轮番讨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生物学、解剖学、理学和天文学等问题,科学院成员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内容。他们还组织了几次海外考察。当时知名的欧洲学者霍布斯、卡西尼、惠更斯等,都受其吸引并加入。路易十四死后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下来,为法国近代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国“科学院”命运不同的原因。
——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 1666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其成员享受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院士们在毗邻的皇家图书馆(有一个实验室)的房间内每周聚会两次,会议轮番讨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生物学、解剖学、理学和天文学等问题,科学院成员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内容。他们还组织了几次海外考察。当时知名的欧洲学者霍布斯、卡西尼、惠更斯等,都受其吸引并加入。路易十四死后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下来,为法国近代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国“科学院”命运不同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2.单选题- (共21题)
3.
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三民主义 |
4.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
5.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
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
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
6.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材料中,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天赋人权说 |
B.分权制衡说 |
C.三权分立说 |
D.社会契约论 |
7.
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页)”。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
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 |
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 |
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 |
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 |
8.
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
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
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
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
9.
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
B.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运动思想 |
10.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11.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
B.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
12.
宋仁宗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设备投入的资金比较大,拆版后无法再印,而雕版印刷虽刻板费工,但书版可长期保存,随时可印,因此延至清末仍盛行不衰。由此可见
A.雕版印刷技术更为先进 |
B.劳动力便宜是重要原因 |
C.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实际 |
D.活字印刷无法得到推广 |
13.
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
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
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 |
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 |
14.
“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宗教内部也由此分化为保守的基要派和开明的现代派。”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
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
C.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
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
15.
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
16.
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
A.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 |
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 |
C.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
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 |
17.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理论学派纷繁复杂 |
B.中国政局动荡经济凋敝 |
C.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尚未明朗 |
D.资本主义是其理想目标 |
18.
新中国建立前后,***反对把“***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并删去“***思想”这一提法。1960年后,中共中央恢复了这个提法,重新把“***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影响 |
B.中苏关系的恶化 |
C.共产国际的要求 |
D.党的指导思想已成熟 |
19.
***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在中国的条件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旨在强调
A.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
C.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
20.
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 |
B.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 |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 |
D.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 |
21.
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教授出生地分布 教授工作地分布

教授出生地分布 教授工作地分布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
22.
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
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
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
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
23.
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 |
B.现实主义流派 |
C.浪漫主义流派 |
D.现代主义流派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